你好,欢迎光临上海外国语大学外国文学研究网! 站内搜索
新千年外国文学热点全国学术研讨会召开
发布时间: 2012-03-14 浏览次数: 627

日前,由《外国文学动态》《世界文学》编辑部、上海大学、上海对外贸易学院和三峡大学联合主办的“新千年外国文学热点”全国学术研讨会在上海举行。来自全国各高校、科研院所的学者围绕新千年以来外国文学理论批评、外国文学翻译、生态文学、流散文学、“9·11”文学等研究热点阐述观点并展开讨论。

  文学的伦理学批评在此次会议上颇受关注。华中师范大学教授聂珍钊一直致力于文学伦理学研究,他从文学伦理学批评的定义、基本观点等方面阐述了自己的观点。他认为,文学伦理学批评是一种从伦理的立场解读、分析和阐释文学作品、研究作家以及文学相关问题的研究方法,它从本质上阐释文学的伦理特性,从伦理的视角解释文学中描写的不同生活现象及其存在的道德原因,并对其作出价值判断。上海大学教授朱振武、华东师范大学朱晓亚则从文学伦理学批评理论的架构与发展、学界对这一理论的实践与应用、文学伦理学批评的研究特点及该理论发展过程中出现的问题等四个角度,对近年来国内文学伦理学批评的总体情况做了评述。

  外国文学翻译近年逐渐成为社会和学界关注的重点,关于文学翻译的讨论持续升温。此次研讨会上,一些长期从事文学翻译的学者也从不同角度畅谈了自己的翻译心得。以极具个性的翻译文字译介村上春树、使之风靡中国的译者林少华在发言中着重谈到了翻译的“审美忠实”。在他看来,文学翻译可以分为三个层次:语义忠实、语体忠实、审美忠实。审美忠实应该是文学翻译的最高评价标准和终极追求。林少华直言不讳,较之准确而言,当下文学翻译的主要问题是审美性的缺失,丢掉了审美忠实,其他所有的忠实都不过是“愚忠”。诗歌翻译家傅浩结合自己的翻译实践,在发言中强调了诗歌翻译韵律美的重要。他认为,诗歌翻译不仅要做到形式相近,即字、段数整齐有序,还应该做到韵律节奏的流畅优美,要让人能够吟唱。为了说明自己的观点,傅浩特别用梵语和英语吟唱了自己翻译的两首诗歌。

  “9·11”事件发生10年来,以此事件为主题或背景的文学作品在西方特别是美国文学中不断出现,“9·11”文学研究也成为此次研讨会上学者讨论的又一热点。南京大学杨金才、青岛大学王薇、天津外国语大学马涛、南通大学张加生等从不同角度提出了对“9·11”文学的思考。学者们认为,“9·11”事件可以看做是美国文学的一个分水岭,“9·11”之后的美国文学更关注暴力、战争、身份、宗教、历史、文化、道德,更关注文学的社会责任和认知、教育功能。“9·11”文学特别是“9·11”小说经历了由沉默、反思到启示的发展阶段,后“9·11”文学会更加突出鲜明的价值取向,呼唤传统精神的回归。

  除了重点话题的交流,研讨会上对具体文学现象和作家作品的分析呈现出多样的态势。北京大学出版社编审张冰通过梳理当下俄罗斯文学奖项及文学团体所折射出的文学事实,为与会者呈现了20年来俄罗斯文学“冲突与多元”的文学潮流。对外经贸大学教授余玉萍做了题为“当代巴勒斯坦文学的流散主题”的发言。她提出,20世纪下半叶以来的巴勒斯坦文学体现了鲜明的流散特征,作家以其浓重的笔调,真切地表达巴勒斯坦人民流离失所的艰辛与痛楚,再现了流散族群的边界生存状态;同时,流散经验也赋予了一些文学家独特的创作视角和文化沟通的能力,为世界了解巴勒斯坦提供了更多的可能。她的论述为与会者提供了了解巴勒斯坦文学历史现状的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