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4月18日至20日,“2009文学之路——德国古典文学与中国”国际学术研讨会在上海外国语大学召开。此次会议系《文学之路》(中德语言文学文化研究年刊)第十届年会,由我校德语系承办。来自德国、瑞士和我国日耳曼学界的专家学者与我校德语专业的硕、博士研究生计70余人与会。德意志学术交流中心驻北京办事处专家项目主管魏安德博士(Dr. Andreas Wistoff)亦到会祝贺。
4月18日9时许,研讨会在上外学生乐队演奏的乐曲声中优雅开幕。
上海外国语大学校长曹德明教授致欢迎辞,热烈欢迎各位专家学者的到来,祝贺会议胜利召开,并简要介绍了上外的发展历程与现状;德国驻沪总领馆总领事海顿博士(Dr. Albrecht von der Heyden)致辞,期望德中学术交流深化德中友谊,且盛赞上外德语专业毕业生良好的专业素质;梯森基金会理事雷格先生(Herr Jürgen Regge)致辞,特别表示弗里茨·梯森基金会将继续资助中德《文学之路》5年;《文学之路》主编之一,斯图加特大学托美教授(Prof. Dr. Horst Thomé)致辞;《文学之路》主编之一,上海外国语大学德语系主任卫茂平教授致辞,重点介绍了上外德语系的历史沿革与学科发展现状。
开幕式由上外德语系陈壮鹰教授主持。仪式结束后,会议以大会报告和分会场报告形式展开讨论。
研讨主题包括:德国古典时期文学的概念、特征与发生机制;歌德的美学方案、教育思想、自然科学研究成就,其传记因素与文学创作间的关系;歌德在其他作家文本中的接受和在中国的译介;席勒的人格因素、美学理想、和谐认识及其与孔子和老庄学说框架内之和谐理解的异同;荷尔德林的接受问题;启蒙时期诗人普菲弗尔对中国寓言作品的接受及其意义等。其他讨论对象涉及:洪堡特语言哲学在中国的接受和认知视角下专业交流中的术语学问题等。
研讨会期间,共安排有4场大会主旨报告,分别是:“席勒的个性”(报告人:《文学之路》第一主编北京大学张玉书教授);“前古典时期作家莱辛及其在接受中的形象”(报告人:慕尼黑大学Prof. Dr. Friedrich Vollhardt);“普菲弗尔所接受的中国寓言与其伦理学所受的相关影响”(报告人:上外德语系卫茂平教授);“歌德与交游中的‘行动法则’”(费希特大学Prof. Dr. Markus Fauser)。
无论是大会主旨发言,还是分会场研究报告,既充分体现了各报告人的学养和在相关主题上的研究深度,很大程度上也展示了经典大家歌德与席勒研究在视角、方法和对象等方面的最新成果。
研讨会终场大讨论,由《文学之路》主编之一蒂宾根大学Prof. Dr. Georg Braungart、复旦大学魏育青教授、慕尼黑大学Prof. Dr. Friedrich Vollhardt和北京外国语大学王炳钧教授共同主持。主持人之间、主持人同台下与会学人之间、台下与会学人之间,就古典与经典的区分问题、经典化问题、古典和经典的时间性和语境性问题等,展开了极为热烈的讨论。针对各研究报告的讨论其前本已十分深入,终场大讨论又是机锋处处并屡见学术与智慧的激情。
研讨会会场部分,在北京大学张玉书教授的谢辞和他对年轻学人亲切的冀望中圆满结束。(德语系 谢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