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好,欢迎光临上海外国语大学外国文学研究网! 站内搜索
“翻译界限”纵横谈
发布时间: 2010-03-19 浏览次数: 423

摘要:本文从“翻译界限”的定义谈起,论述了“翻译界限”的本质、判断、体现、成因、特性等问题,分析了“翻译界限”与翻译目的、语言可译性、译者基本功、国情文化等问题的关系,特别是与“翻译困难”的关系和异同,指出了“翻译界限”是可变的,也是可以不断克服的,最后向译者提出了“敢于和善于挑战‘翻译界限”,的要求。

关键词:翻译界限;翻译困难;翻译等值;表意界限;风格界限

Abstract: Beginning with the definition of “limitation of translation”, this paper goes further into this subject in terms of its essence, differentiation, reflection, cause and characteristics. It analyses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limitation of translation” and aim of translation, translatability of language, competency of translator and culture ect.. It also sets clear the demarcation line between “limitation of translation” and “difficulty of translation”. At last it calls upon all the translators to try their best to embody the original as much as Possible , though there is limitation of translation.

Key words: limitation of translation; difficulty of translation; equivalence; limitation of meaning-expression; limitation of style

 

 

上世纪 80 年代中期,当时的中国译协会刊《翻译通讯》曾发表过一篇短文,谈到“翻译局限性”问题。这可能是我国译界最早在全国性翻译刊物上直接提出这一命题的论文。我们认为,该文所涉及的“翻译局限”问题实际上就是“翻译界限”问题。其区别在于,两者的视角不同:“翻译局限”说的是“翻译的一种特性”,一种“翻译被限制在一定的范围内的特性”,是从“可译”的角度看“不可译”(“从里向外”的视角);而“翻译界限”指的是“翻译的尽头、限度”,是“可译不可译的界线”,既是从“不可译”的角度看“不可译” (“从外向里”的视角),又是从“高处俯视”的角度全局性地看翻译 (“从高向低”的视角)。这篇论文以已故毛泽东主席的诗句“我失骄君失柳’为例,指出双关语“杨”和“柳”难以译成英语,从而论述了“翻译局限性”的存在。翻译实践证明,“翻译界限”是客观的存在。一、“翻译界限”究竟是什么?

众所周知,世界上国家与国家之间,一个国家的省区之间,一个城市的城区之间都有界限;一个社会的各行各业之间有界限,即便是一个行业内部也有其自身的界限。比如气象业,对天气方面的许多情况还无法预报。这就是气象业的一个“界限”。对一个具体的人来说,他(她)也有界限,也有力所能及的界限。总之,“界限”是无处不在,无人没有。翻译作为社会的一个不可或缺的行业,当然也有其界限。译者作为一个具体的、普通的人,当然不能例外。因此,“翻译界限”的本质就是:具体翻译转换的界限,译者具体翻译实践中的“不可译”,即由种种与翻译有关的客观因素构成的“不可译”,也包括某些由于译者自身条件的限制而造成的“不可译”。简言之,“翻译界限”就是“翻译的尽头和限度”,就是“可译不可译的界线”。试看汉德翻译中的一例:

汉语原文:老钱虽然来自满族,可对工作从不满足。

德语译文: Lao Qian ist von Nationalit t Man und seine Arbeit kann ihn selbst nie befreidigen.

分析说明:上述译文基本上译出了原文的全部字面含义,但没有再现原文中“满族”和“满足”两者谐音的修辞色彩。这就是一个具体的“不可译”,一个具体的“翻译界限”。

“语言是可译的”是有关翻译的宏观结论。“翻译存在界限”是根据翻译本质等因素对翻译转换过程中出现的具体问题进行分析研究后得出的结论,是针对许多难以翻译或不可翻译的具体语言现象等而言的。因此,“翻译存在界限”是有关翻译的微观结论。如果语言是百分之百可译的,如果翻译没有界限,翻译就不是翻译,而是“依样画葫芦”了。

二、如何判断“翻译界限”?

现在要问:“翻译界限”究竟是怎么得来的?凭什么断定原文中的某一句句子,或某一个表达,或某一个词,或某一个内容是不可译的呢?这就牵涉到对翻译本质的认识了。那篇有关“翻译局限性”的论文认为,双关语“杨”和“柳”是不可译的“翻译局限”,而我们认为是可译的。为什么?因为我们认为翻译的本质不是“词的对应转换” ( Entsprechung der einzelnen w rter )而是“意义的诊释转换”( sinngem sse Hermeneutik)。早在两千多年前,西班牙政治家、哲学家、语言学家西塞罗就提出了他的“重量相等论”。他指出,翻译并不要求“译文与原文在用词数量上的相等”( gleiche Zahl der w rter ),而是要做到“译文与原文在用词重量上的相等” ( gleiche Gewicht der w ter )。显然,这里的“词的重量”指的是“词的意义”。从语言学角度看,翻译是一种语言转换活动;从信息学角度看,翻译是一种信息传递活动;从文艺学角度看,翻译是一种文化交流活动。总之,翻译是一种用目的语表达出发语所表达的意思的、创造性的“转换”、“传递”、“交流”活动。联系到前面提到的毛泽东诗词的翻译,翻译就是要转达原诗的“诗意”、“诗情”、“诗境”、“诗味”。有人认为,甚至包括许多成就卓著的翻译家和像但丁这样的名扬天下的诗人也认为,诗歌是不可翻译的。其实不然,诗歌显然也是可译的,但诗歌翻译有其特殊的“翻译界限”,有着比一般的文学翻译大得多的困难。我们觉得,问题只是在于,他们对翻译苛求了,要求译者百分之百地翻译原诗;他们对翻译的理解片面了,要求译诗同原诗完全地对等。为什么译出原作的80%,甚至60%就不是翻译了呢?既然翻译是语言转换,是为了让不懂原语的人懂得、了解原文所表达的内容,为什么就一定要“对等”、“对应”,而不可以是“解释”、“诊释”呢?无可否认,诗歌中的“诗句长短”和“韵律”等往往就属于“翻译界限”、“不可译”的范畴。但是我们必需明确,诗歌翻译是翻译世界中的“黄灯特区”,必须有特别的标准和要求,必须加以特别对待。翻译实践早就证明,诗歌是可译的。重要的是,不要让那些不具备诗歌翻译能力的人去翻译和出版其诗歌翻译作品,不要让那些翻译诗歌是其“翻译界限”的人去站污诗歌翻译。 ① 所以,在深入探讨“翻译界限”之前,我们必须设定一个重要的前提:我们在这里探讨的“翻译界限”,是对一个具备了翻译资质的、翻译实践证明是合格的译者而言的,是一个具备较好翻译基本功和相当翻译经验的译者在翻译工作中遇到的“不可译的界限”。

 三、何处存在“翻译界限”?

“翻译界限”是微观的,因此是客观的存在。那么,它存在在哪里呢?下面仅根据我们在德语翻译实践中的体会和对某些翻译实例的分析、总结,归纳出在德语翻译活动中“翻译界限”经常出现的五大方面。可以相信,在其他语种的翻译活动中,也会出现这几个方面的“翻译界限”。

 1 .特殊语言现象的翻译方面任何语言都有自己的特点。比如德语的框形结构、虚拟式、三个词性、四个变格等等。汉语中也有很多特殊的语言现象。而方言、但语、成语等又是大多数语言所共有的特殊语言现象。这些特殊语言现象很多是不可翻译的,构成了“翻译界限”。如在翻译汉语中的成语、俗语、歇后语等的过程中就存在着某种“翻译界限”,或不可译的东西。试举例说明:

汉语原文:你这不是要我关公面前舞大刀出我的洋相!。

德语译文: Heisst es nicht, dass du mich uberfordert und mich zu blamieren 1 sst?

分析说明:

第一,歇后语“关公面前舞大刀”在不同场合有不同的含义,如“不自量力”、“不知天高地厚”、“过分要求”等。如果哪个译者不能根据具体语言环境分析、理解它的不同含义,那么翻译这个歇后语就是他的一个“翻译界限”了。

第二,在上述译文中,译者把“关公面前舞大刀”作了意译处理(取其“过分要求”之意),原文的意义是基本翻译转达了,但这个歇后语的表象意义(关公的形象)及其外延含义(关公精于舞大刀)却没有翻译出来。显然,这是一个翻译难点,一个“翻译界限”。

2 .多义词或“缺词”的翻译方面

一词多义是任何语言都有的特性,所以可以说是所有语言的一个共性。问题是,这给翻译带来了困难。尽管原文中的一个词,在译入语中有对应的表达,但由于其多义性,它在句中的含义是译入语中对应表达所没有的。这就构成了“缺词”。在翻译等值理论中,这被称为“10等值。在这种情况下,译者必须进行“翻译创造”。如果译者不具备这种“翻译创造”的能力,“缺词”就会成为他的“翻译界限”。而有些“缺词”的翻译,即使译者的水平再高,“翻译创造”的能力再强,也还是无法百分之百地转达原文的全部内容,也还是存在某种“翻译界限”。请看一例:

德语原文: Ein M illion r sollte eigentlich einen eleganteren Appetit haben.

汉语译文:(1)一个百万富翁本来应该有一个高雅的胃口。

2)一个百万富翁的口味本来应该是很挑剔的。

分析说明:

第一,译文(l)是按照原文字面意思直译的结果,但“高雅的胃口”令人费解。

第二,译文(2)是根据原文整句意思意译得到的,符合汉语表达习惯,行文通顺流畅,但这样译并不与原句完全一致,还有某种差异。

第三,这种差异就是“不可译”,就是“翻译界限”一一由于德汉两种语言表达习惯上的不同,译者无论从哪个“切入点”进行翻译措辞,都无法使译文百分之百地再现原文的内容。这里的“翻译界限”主要源自原文中 elegant(原意:穿着讲究的,风度高雅的)这个词。它是个多义词,句中含义为“高雅的讲究、挑剔”,但在汉语中是个“缺词”,要么用“高雅(的胃口)”,要么用“挑剔或讲究的(口味)”。

 3 .特有事物的翻译方面

在具体的德语翻译实践活动中,原语国中特有事物的翻译也是一个最令译者头疼的问题,从而构成了一个很难逾越的“翻译界限”。因为这是译语国中所没有的的事物,需要译者进行创造性的翻译。例如:

德语原文: Herr Kraft ist Kanzler der Universitt Heidelberg.

汉语译文:克拉夫特先生是海德堡大学的校务长。

分析说明:

第一, Kanzler 是德语中,也是德国高校中特有的一个词。它是德国高校中仅次于校长的大学领导人,负责处理除了教学事务(一般由校长负责)和总务工作(指大学生的吃和住,由独立于大学的大学生服务机构负责)以外的一切事务,特别是财务方面的事情。

第二,德国高校中的 Kanzler 既不同于我国高校中的“教务处长”,又与“总务处长”有着根本差异。它无疑是汉语中的“缺词”。

第三,怎么翻译这个词?只能进行“翻译创造”,即译者自己“创造”一个既能表达这个词的含义,又能为中国读者理解、接受的词。我们用的词是“校务长”。我们认为这样措辞可以达到我们的翻译目的——让中国读者了解德国高校中的这么一个职位和领导人。

4 .特有文化现象的翻译方面

任何国家,任何民族,任何使用同一种语言的人群,在其历史的长河中形成了特有的文化现象,包括历史、文艺、体育、风俗习惯、衣食住行等等方面特有的东西。比如在我国的相声、小品、戏曲等文艺形式和作品中就有许多不可译的东西,造成了又一种“翻译界限”。德语中的文字游戏、幽默、笑话等也往往包含着不可译的东西。请看一例:

汉语原文:京剧有四种角色:生、旦、净和丑。

德语译文: Dei Rollen in der Beijing-Oper teilen sich in fogende vier Gattungen: m nnliche Rollen, Frauenrollen, m nnliche Rollen mit bunten Schminken und Clowns.

分析说明:

我们只看看“净”的翻译:m nnlicheRollen mit bunten Schminken。如把它直译还原,译文则是“花脸男角”。而“生”的译文是 m nnliche Rollen(男角)。从语言的逻辑性、思维的严密性上来看,这样翻译是有问题的,因为在译文中后者包括前者。由于译者现有水平的限制,他没法把“生”与“净”之间的关联和区别完全表达出来。

5 .译者基本功“欠缺”之处的翻译方面

译者是翻译最基本、最重要的因素,也是翻译成败的关键。合格的译者并不是全能的译者,具备较好翻译基本功和相当翻译经验的译者并不是万能的译者。俗话说“万宝全书也会缺只角”。再高明的译者,也会在翻译中遇到困难,也会在译文中出现这样那样的不足和错误,也会在翻译中出现“翻译界限”。在翻译出版界口头流传的“无错不成译”,恐怕也是对“翻译界限”的另一种诊释吧!有人曾对郭沫若先生翻译的《浮士德》与今人的几个译本进行了比较,发现虽然郭译本有诗意、诗味、诗情较浓等长处和特点,但原文中的某些在今人看来必须翻译的东西却没有翻译出来。在这些没有翻译的东西中,就有“翻译界限”。据说,在傅雷先生的译作中,有人也发现了一些错误和问题。郭老是中国的大文豪,傅雷先生是中国译界的泰斗。他们的译作尚且有不足和谬误之处,更何况一般的译者。

笔者之一曾翻译了德国“足球皇帝”贝肯鲍尔的自传 《 半世球魂次德国贝塔斯曼文化公司约译, 1996 10 月北京十月文艺出版社版)。尽管他身为日耳曼学者,从事德语教学和研究 30 多年,业余翻译出版了200多万字的文字,但在翻译这本书的过程中,还是感到翻译基本功的欠缺。无论是在德语水平方面,还是在有关德国和足球、体育的知识方面,他都不能与贝肯鲍尔相比。因此,在翻译过程中遇到诸多困难,译文中出现这样那样的错误和问题,是可想而知的事情。比如,翻译德国足球运动员中间的“行话”、“切口”,他就觉得非常困难。要查很多词典,最后往往还得请教德国专家方能解决问题。原文中有不少文字谈到税务问题。这又是译者的翻译基本功所“够不到”的地方。也许可以说,像这样一些译者的翻译基本功所无能为力之处,往往就是出现“翻译界限”的所在。

四、“翻译界限”从何而来?

“翻译界限”究竟从何而来?构成“翻译界限”的主要因素有哪些?从上述“翻译界限”的五大体现,可以总结、归纳“翻译界限”的五个主要成因:

 l)两种参译语言本身的差异

根据苏联翻译理论家巴尔胡达罗夫对“翻译”所下的定义,“翻译就是将一种语言的文本转换成另一种语言文本的过程及结果”。翻译的第一要素是要有两种不同的语言,就像骑自行车的人去目的地时自行车的前后两个车轮。不同的语言,不同的语言体系,有各自不同的语言特点,在翻译转换时就会存在难以和不可转换的东西,这就构成了“翻译界限”。就拿汉语和德语来说,汉语属于汉藏语系,是一种形、音、义结合的符号语言,而德语是属于印欧语系的日耳曼语支,是以字母为基础的。这两种不属于同一语系的语言之间的差距是很大的,因此在翻译转换中就会出现很多“翻译界限”。如表意、风格、措辞、语法、修辞等方面的“翻译界限”。我们举一个最简单的例子:德语人称代词(尊称)Sie的翻译,由于它既包含了客气、尊敬,又含有陌生、疏远等意思,所以就不能一概用汉语中的“您”来转换。比如在对囚犯等特定对象称呼时,汉语中就得用“你”来翻译,但原词所包含的“疏远”意义就没有了。这就是不可译的东西,这就是一种“翻译界限”。

 2)使用参译语言人群的文化差异

不同的国家,不同的民族,使用不同语言的人群,有不同的历史、文化等等,从而也构成了“翻译界限”。各个国家、各个民族、各个“语言群体”都有自己独特的历史和文化,不同的历史和文化又孕育出了不同的衣食住行等等方面的风俗习惯,孕育了各自的语言和形成了各自的语言特色。在特定历史时期的语言往往会被深深地打上时代的烙印。德国希特勒统治的第三帝国时代的许多语言现象就是个明证。而中国在上世纪六七十年代进行的“文化大革命”时期,也出现了许多特有的事物,汉语中产生了许多特有的词汇。这些事物和词汇的翻译,往往就构成了“翻译界限”。譬如“红卫兵”这个词的翻译。因为西方国家没有进行过“文化大革命”,更没有“红卫兵”这个说法,所以翻译它就成了一个困难,就形成了“翻译界限”。

把“红卫兵”译成德语,一般有三个可能:第一,Junge Rebellen(年轻的造反者);第二, Rote Garde(红色卫队——指红卫兵组织);第三,Rote GardiSt(红色卫士——指红卫兵个人)。这三种译法都有长有短,有利有弊。第一个译法转达了红卫兵当年“凶狠造反”的一面,却没有反映出“红卫兵”当年有“自信捍卫”的内涵,后两个译法刚好相反,转达了“自信捍卫”的一面,却失去了当年“凶狠造反”的内涵。

 3)原语(国、民族)和译语(国、民族)交流不够

翻译既是语言与语言之间的交流,又是国家与国家或民族与民族之间的交流。“翻译界限”因此也与两种参译的语言(国家或民族)之间的交流程度密切相关。两种参译的语言、两个国家或民族之间交流越频繁,这两种语言之间的互译就会越容易,“翻译界限”就会越小。这是因为,有关国家或民族之间的交流越多越密切,使用不同语言的两国人民之间的相互了解就会更深更容易,对异国(民族)历史、文化、国(族)情等等方面就会更了解更熟悉。如果一个国家或民族闭关锁国,不同外界交往,这不仅会阻碍译者翻译基本功的培养和提高,而且会增添和拉大译文与原文之间的“翻译界限”。即使译者翻译对了,译文读者也会由于对译语国或民族的陌生和不了解,很难理解译文,甚至不接受译文。其结果不仅达不到翻译的目的,而且会败坏了翻译的名声,给译者、翻译工作和翻译事业的发展带来负面的影响。

4)两种参译语言发展不平衡

历史语言学认为,任何一种语言都是在不断发展、变化的。如旧词不断消失,新词不断出现,或者旧词被赋予新的含义。在语法方面也会出现变化。问题是,国家不同,民族不同,语言不同,语言发展、变化的广度、深度和速度亦不同。这无疑又给翻译带来了困难,从而造成了新的“翻译界限”。譬如在“文革”结束后的几年中,“林彪”这个人名常被人用作动词,表示“耍弄阴谋诡计”的意思。而前几年,美国总统克林顿的性丑闻曝光之后,“C linton”一词也出现了异曲同工的用法。美国有人常讲“ Don’t clinton me .”。我们虽然可以把它直译成“不要克林顿我”,但译文读者不一定都能理解该句的意思是“不要吃我豆腐!”或“不要调戏我!”。若完全意译成“不要吃我豆腐!”或“不要调戏我!”,那译文明显地失去原文的修辞色彩,没有达到原句的全部效果。这里就存在某种“翻译界限”。

5)译者与原文作者处在不同的“起跑线”上

上文谈到笔者在翻译贝肯鲍尔传记《半世球魂》时,遇到了很多“翻译困难”和出现了很多“翻译界限”。这里我们再举一例:

笔者有一个比较年轻的同事最近翻译了德国哲学家尼采的一本书,将由上海译文出版社出版。他告诉我们,在这本书的翻译过程中,他遇到了很多困难。主要问题是对哲学专业知识的欠缺,对一些哲学概念、术语的汉语表达也似懂非懂。从翻译的角度看,不管是在德语造诣方面,还是在哲学等方面的知识方面,译者与作者的差距是显而易见的,他们根本不处在同一条“起跑线”上。因此,翻译困难之大是可想而知的,“翻译界限”当然是很多的。五、“翻译界限”有何特性?

从前面对“翻译界限”的体现和成因的分析、举例,有人可能会说:“翻译界限”不就是“翻译困难”吗?不。我们认为不能把两者完全等同起来,“翻译界限”和“翻译困难”是两个既有区别,又有相同之处的概念。它们至少有三点不同:

 1 .本质上的区别——就本质而言,“翻译界限”与“翻译困难”有着根本的区别。“翻译界限”指的是“翻译的尽头、限度”,是“可译不可译的界限”;而“翻译困难”指的是由于译者本身的原因所造成的“难译”。大多“翻译困难”是“假性不可译”;而“翻译界限”往往是水平再高的译者也无法解决的“翻译困难”,所以往往是“真正的不可译”。

2 .成因上的区别——“翻译困难”的成因主要是译者翻译基本功的欠缺,而“翻译界限”的主要成因是参译语言和有关国家或民族之间的差异。

3 .难度上的区别——“翻译困难”一般是可以通过提高译者的翻译基本功来克服的,而“翻译界限”往往是仅仅通过提高译者的翻译基本功很难逾越的。

“翻译界限”和“翻译困难”又有很多相同的特性:

 1 .客观性——它们都是译者在翻译实践中出现的、看得见的客观存在。

 2 . “永恒”性——它们都始终存在于翻译实践活动中。水平再高的译者在翻译实践中也会遇到翻译困难,总会犯下或大或小的翻译错误;而“翻译界限”对任何译者都是“永恒”的,都是无法完全摆脱和超越的。

3 .可变性——随着时代、社会、语言的不断变化和发展,随着人类交往的不断增加和密切,随着广大读者对翻译工作和翻译作品要求的不断更新,随着译者翻译基本功的不断提高及其翻译经验的日益丰富,“翻译界限”和“翻译困难”处于一直不断的变化之中。旧的被克服或消失了,新的又出现和产生了。

4 .可克服性——这两者都是可以部分克服的。“翻译困难”可以通过译者的努力加以部分克服,而“翻译界限”则可以通过改善“翻译大环境”来达到部分克服的目的。但不可能完全克服它们,否则它们就不是“永恒”的了。

六、怎么挑战“翻译界限”?

从上述有关“翻译界限”特性的简单论述,我们可以看出,“翻译界限”是个有弹性的、欺软怕硬的家伙。有志气的译者,一定会向“翻译界限”发起一次又一次冲击,努力征服“翻译界限”。实际上,这也是很多译者之所以从事翻译、迷恋翻译的一个主要原因。对译者来说,翻译除了它能达到社会功能——如转换信息、推动交流、促进发展等——以外,还有一个展示译者自身价值——如不断克服“翻译困难”,努力挑战“翻译界限”,尽显译者“翻译创造”才能等——的舞台。所以,译者要敢于和善于挑战“翻译界限”!

要敢于挑战“翻译界限”是思想武装的问题,是挑战“翻译界限”的前提。具体要做的是:

l)认清挑战“翻译界限”的必要性——这就是要明确翻译的目的。翻译首先是为了转换、交流和促进,为了给读者尽可能完美的译文,以达到其最佳社会效果。这是译者不可推卸的,尽力做好的社会责任。因此,挑战“翻译界限”是非常必要的。

2)看到挑战“翻译界限”的可能性——这就是要认识“翻译界限”的本性。它既是“永恒”的,又是不断变化和可克服的,所以是可以挑战的,可以通过译者的努力而部分克服的。

3)认识挑战“翻译界限”的能动性——翻译也是为了实现译者的自身价值。一个有志气、有远见、有创造意识的译者绝不会愿意拾人牙慧、亦步亦趋,绝不会愿意任凭“翻译困难”和“翻译界限”为所欲为。只有奋起挑战困难和极限,译者才能显现自己的才能,才能得到更大的满足和乐趣。

善于挑战“翻译界限”是要了解和掌握克服“翻译界限”的途径和窍门,解决挑战“翻译界限”的方法和手段问题。我们这里提出要做到“四心”供大家参考:

1)恒心——不断努力提高自己的翻译基本功。这是译者挑战“翻译界限”的最基本、最有力的武器。

2)潜心——下工夫提高翻译理论修养,特别注意“翻译界限”问题,了解它的本质和特性,了解它的来龙去脉。这是为了做到知己知彼,百战百胜。

3)虚心——虚心学习他人的翻译经验和教训,既为借鉴别人的长处,“他为我用”,变别人的经验为自己挑战“翻译困难”和“翻译界限”的有力武器;也为吸取别人的教训,少走弯路。

4)有心——译者要做有心人,不断总结自己的翻译经验和教训。译者的翻译实践经验,包括成功的和失败的经验,是又一种翻译本领,是更宝贵的翻译本领。译者自己翻译成败的经验和教训是切身的体验,往往是最刻骨铭心的,是最有说服力的,因此在挑战“翻译界限”的实践中也是最具效果的。

结语

每个译者都会遇到“翻译困难”,任何翻译都存在“翻译界限”。对一个有理想、有志气、有创造才能的译者来说,困难也好,界限也好,实际上都意味着挑战。而挑战,就意味着机遇。这是译者展示自己创造才能,为社会多作贡献,从而达到自身价值,得到人生更大乐趣的机遇和舞台。译界同行们,行动起来,为更出色地完成新的时代、新的社会和新的读者所赋予我们翻译工作者的新的任务而努力奋斗!愿每个译者都能成为挑战“翻译界限”的斗士和英雄!愿这篇短文能助这些斗士和英雄们一臂之力!愿我国的翻译事业生气勃勃、兴旺发达!

 

参考文献:

[1] Kapp, Volker(Hrsg.): ubersetzer und Dolmetscher, Francke Verlag Munchen, 1984.

[2] 耿龙明, 桂乾元, 谢天振. 翻译论丛[M]. 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1998.

[3] 杜承南, 文军. 中国当代翻译百论[M]. 重庆大学出版社, 1994.

[4] 杨寿国. 德汉翻译教程[M]. 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1985.

[5] 桂乾元, 宵培生. 汉德翻译教程[M]. 上海译文出版社, 1998.

[6] 巴尔胡达罗夫. 语言与翻译[M. 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 1985.

[7] 翻译研究论文集(1949-1983) [C]. 外语教学和研究出版社, 1984.

 

 

——原载于《语言与翻译》2002年第3期(P39-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