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好,欢迎光临上海外国语大学外国文学研究网! 站内搜索
“一个按传统方式进行造反的人”——约翰·巴思及其《曾经沧海:一出漂浮的歌剧》
发布时间: 2010-03-19 浏览次数: 767

  

文学评论家总是喜欢给作家贴上这样那 样的“标签”,以示自己的精当与独到 ,当然有 时纯粹为方便论述而出于无奈 ;但作家却往往 并不领情 ,对此类“标签”要么不屑一顾 ,要么 拒不接受 。这样的例子在文学史上不胜枚举 , 比如美国当代作家约翰?巴思 。“他的作品基 本上可以被贴上‘前现代主义’‘、现代主义’以及‘ 后现代主义’的标签”———真是大而无当 ,太不高明 ! ———当然 , 他还是“寓言小说家”、 “滑稽讽刺作家”“、荒诞派小说家”“、枯竭文学 作家”“、黑色幽默作家”??艾伦?林塞称他是 “当代作家中最适合佩带后现代主义勋章的人 之一”; 荷兰裔美国文学专家贝顿斯在《后现代观念 : 历史的回顾》中将巴思和贝克特 、纳博科夫 、巴塞尔姆等一道称为后现代主义作家 。埃默里?艾略特主编的《哥伦比亚美国小说史》 专辟一章“ 后现代主义小说”,把纳博科夫 、霍 克斯 、巴思 、库弗 、品钦 、冯尼格特等作家纳入 其中 。在我国的美国文学评论界 ,巴思也被公 认为后现代主义的代表作家 。
 
称巴思为后现代主义作家是有理由的 ,他 大量的小说创作实践和反映他的重要文学思 想的两篇论文“ 枯竭的文学”(1967) 和“ 补充的 文学”(1979) 可资证明 。可巴思本人却自称是 “一个披着现代主义外衣的传统主义者”,秉性 属于“按传统方式进行造反的人”。那么 “, 后现代主义作家”和“传统主义者”是否存在着矛 盾和联系呢 ? 他的“传统主义者”的自我定位 又将如何理解呢 ?
 
为了回答上述问题 ,我们不妨引用马尔科 姆?布雷德伯里在“新现实主义小说”中的一段 话 :像那 时 ( 60 年 代 ) 的 文 学 批 评 和 哲 学 一样 ,小说发现自己以露出衰败的征兆 ,背着词语危机 、能指与所指错位的重负 。有一度这似乎表明 严 肃 文 学 现 实 主 义 的 终 结 , 虽 然 整 个 “后现代”阶段依然存在着现实主义与超小说 悖论的矛盾 ,其矛盾不仅存在于后现代小说和 较为传统的形式之间 ,而且也存在于巴思 、冯尼格特 、品钦 、霍克斯 、库弗的超文本的本身之 中 。       (张子清译文)
 
不难看出 ,后现代小说和传统形式 ( 即现 实主义) 之间确实存在矛盾 ,同时也有着必然 联系 ; 巴思等人的“超文本”小说和现实主义 (即传统形式) 也同样存在矛盾和有着必然联 系 。文学必然要关注现实 、表现现实 ,巴思虽 为后 现 代 主 义 作 家 , 但 他 无 法 逃 脱 这 一“传 统”,虽然他审视现实 、表现现实的手法与传统 的现实主义作家迥然不同 。现实已经发生了 变化 ,表 现 现 实 的 形 式 自 然 也 应 有 相 应 的 变 化 。巴思这批后现代主义作家所面临的现实 是扭曲的 、荒诞的 ,所以他们用以表现现实的形式自然有时也是扭曲的 、荒诞的 ,但关键的一点是他们没有忘记现实 。正是在这个意义 上 ,布 雷 德 伯 里 称 巴 思 们 是“新 现 实 主 义 作 家”,也正是在这个意义上 ,我们承认巴思也是 位“传统主义者”。 巴思是一位在表现现实的形式上作了重大改革的作家 ,其贡献既体现在创作实践上 , 也体现 在 理 论 建 树 上 。我 们 先 来 看 看 后 者 。 他一再认为现实主义和现代主义文学在二战 之后 出 现 了 形 式 上 的 危 机 ,“枯 竭 的 文 学 ”( The Literat ure of Exhaustio n) 一文不无忧虑地指出 “:我们这个世纪 ( 指 20 世纪 ———引者注) 的三分之二已经过去了 ,现在的问题我看 是如何接着乔伊斯 、卡夫卡往前走 ,然而竟有 这么多的作家 ,走的还是陀思妥耶夫斯基或托 尔斯泰 和 福 楼 拜 的 那 条 路 , 这 就 太 令 人 扫 兴 了 。”(盛宁译文) 不过 ,他同时也认为 ,当艺术 家们遇到表现形式“枯竭”时大可不必惊慌失 措 ,更无需悲观绝望 ,因为“所谓‘枯竭’我这里 并非指颓废的肉体主体 、道德主体 、或者智性 主体的 精 疲 力 竭 , 而 只 是 指 某 些 形 式 的 被 用空 ,或者说某些可能性被穷尽了 ,因此完全没有必要感到绝望”。他继续说道 “:看来重新发现语言和文学的手法还是可能的 ———在语法 、标点 这 样 一 些 不 可 及 的 概 念 上 再 想 想 办 法 ??甚至 在 人 物 塑 造 方 面 ! 甚 至 情 节 ! 只 要你了解你的前辈 ,在此基础之上 ,只要操作 得法就行 。”所引的这几段话似乎正好说明了 布雷德伯里所指出的“后现代主义小说与传统 的形式之间的矛盾”,在巴思所说的枯竭感中 , 传统的意义变得暧昧 ,我们几乎很难弄清他对 传统的真正想法 : 传统在当下 、在后现代语境 下究 竟 是 呈 现 为 枯 竭 , 还 是 可 以“再 想 想 办 法”?
 
其实 ,巴思并没有抛弃传统 ,相反 ,他认为在传统的基础上 “,只要操作得法”,文学创作还是会有所作为的 。可以说 ,他对传统的现实 主义创作方法充满理解之情 ,对现代主义文学也十分 宽 容 , 这 只 要 看 看 他 的“补 充 的 文 学” ( The Literat ure of Replenishment ) 一文就可知道 。他首先指出 “:现代主义文学不太流行的原因在于艰涩 、难以卒读 ,需要有一批献身精 神的分析者 、注释者和隐喻探索者 。”接着他认 为现代主义之后的文学会更民主 ,是继“枯竭 的文学”之后的一种“补充的文学”。他不无乐观地预言道 “:新的小说不但会显得极其重要 ,而且也会变得非常美妙 。”
 
巴思所谓的传统小说形式上的枯竭 ,早已为托•斯•艾略特所察觉 。艾略特在为乔伊斯 刚出版的《尤利西斯》辩护时说 ,传统意义上的小说已经成为一种不能令人满意的形式 ,它早在福楼拜和亨利•詹姆斯的手里就已经结束 。艾略特本人在创作《荒原》之前也一再谈到“一 切伟大的艺术都以厌倦 ———充满激情的厌倦 为基础”,如果说乔伊斯使所有英语文学形式 都显得“徒劳无益”,那么《荒原》中所用的过去 和现在的文学形式也表现了这种“徒劳无益”。 不过 ,巴思似乎走得更远 ,在他看来 ,不仅托尔 斯泰 、福楼拜们所使用的现实主义小说形式已 被“穷尽”,并且连乔伊斯 、卡夫卡们的现代主 义小说形式也已“枯竭”。现在的问题是“如何接着乔伊斯 、卡夫卡继续往前走”。而要继续往前走 ,显然还得在小说形式上花样翻新 ,探索一种“新的小说”。这种“新的小说”就是包括巴思在内的后现代主义小说家所热衷的“元 小说”( metafictio n) 。“元小说”作为一种实践 , 可上溯至 18 世纪的《项狄传》,甚至更早的《堂 吉诃德》,只是在 20 世纪六七十年以后 ,才成 为西方占主导地位的小说形式 ,其含义也得到 了充实 。
 
下面我们结合巴恩的创作实践谈谈“元小 说”。所谓“元小说”就是一种“关于小说创作 的小说”(fictio n abo ut t he w riting of fictio n) , 也就是说 ,小说作者在作品中谈自己如何写小说 ,向读者介绍他的写作意图和构思 。最早使用 这 一 术 语 的 是 美 国 评 论 家 威 廉 •盖 斯( William Gass) ,他在《美国后现代主义批评论 文集》一书中指出 “: ‘元小说’作家已不再承认其任务是反映世界 ,他现在更清楚地知道他的任务是制造一个世界 ,用唯一的工具即他自己掌握的语言来制造一个世界 。”读者将陷入作 家用语言制造的迷宫中 ,觉得小说的虚构和现 实世界已融为一体 ,再难发现虚构和现实的界 线 。所以盖斯认为 ,元小说作家旨在以“语言 存在”( wo rd- being) 取代人物的社会属性与心 理特征 ,力图将小说创作与现实生活之间应有 的联系降低到最低限度 ,从而引导读者对所谓 的虚幻与现实进行更深刻的思考 。在元小说 中 ,文本和外部世界之间有着根本性的联系 , 这种联系的存在倒不是因为文本反映或模仿 现实生活 ,而是因为现实本身在被体验的同时 被文本化了 。也就是说 ,当人们在回答“世界是什么”“、世界怎样运作”之类的问题 ,并对此类问题作社会文化的阐释时 ,现实已被阐释 。元小说中的人物试图阐释他们身处其中的文 本 ,同时 读 者 也 试 图 阐 释 这 些 人 物 所 在 的 文 本 ,因此小说人物的体验恰是读者的体验 。说 白了 ,元小说中的人物参与了文本创作 ,但这 种创作不是原创作 ,而是一种再阅读 。创作的 过程就是复制读者已经阅读过的一切 ,因而是 再阅读的过程 ,换言之 ,阅读就是再创作 。所 以 ,阅读一部元小说 ,就是一个不断令人感到 惊讶 、不时为其迷惑的过程 。元小说为读者制 造的是一座迷宫 ,在这座迷宫里 ,你不知道自己身在何处 : 是置身于小说世界呢 ,还是置身于现实世界 ? 约翰•巴思就是制造这种“迷宫”的高手,《曾经沧海》就是这样的一座“迷宫”。
 
构成这座迷宫的“材料”是错综复杂的情 节 ,而不是栩栩如生的人物 ,而情节之复杂常令人摸不着头脑 。假如你紧跟情节走 ,就难免迷路 ,最终陷入其中而不知身置何处 。倘若你要理清情节发展变化的脉络 ,那只能是徒劳 。谓予不 信 , 你 来 读 读《曾 经 沧 海 》! 一 进 入 小说 ,你就置身于迷宫 ,如同“序幕”中身陷沼泽 、难寻归途的男 、女主人公 。随着阅读的深入 , 读者感觉糊里糊涂地被一串串情节牵着 ,身不 由己地往前走 : 走过沼泽地 ,走过人物所经历 的童年期 、青春期 、求学时期 ,走过“我”的两次 婚姻生活 ,走过二战期间的美国 ,走过纷扰喧 嚣的 60 年代 ,陪主人公走过欧陆旅行之路 ,走过美国校园的反文化运动 ⋯⋯最终走入了作 者正在创作这部小说的“现场”。这只是这座 “迷宫”的一部分 ,还有更多的迷途等着你 ,不 知不觉间 ,你会走入 : 古希腊神话世界 《、一千 零一夜》故事王国 、柏拉图哲学 、爵士乐为主的 音乐境界 ⋯⋯。相对情节而言 ,人物就显得无 足轻重了 。在《曾经沧海》里 ,我们找不到传统 小说中血肉丰满 、富有个性的人物形象 。《曾 经沧海》中的人物都是“扁平型”的 ,性格没有 任何发展 ,出现其中的人物有 : 来自希腊神话 的梅内莱厄斯 、忒修斯 、柏罗洛丰等 ; 来自《一 千零一夜》的山鲁佐德 ; 来自童谣的杰克和吉尔 ; 还 有 代 表“作 者 ”的“施 赖 伯 ”( 德 语Schreiber 即 w riter 之意) 等 。注重情节而忽视人物塑造可以说是后现代主义小说 ,特别是元 小说的一大特征 。
 
最能体现元小说特征的是 ,在《曾经沧海》 中 ,巴思本人就是小说中的人物 ,开宗明义地 称另一个人物“施赖伯”是“我的另一个自我”, 是“作者”本人 。在这里 ,作者和人物互相进入 了彼此的世界 。巴思就生活在文本世界里 ,直 接和人物进行接触 ;而人物也不时“走出”文本 世界 ,对巴思的创作手法评头品足 ,甚至还建 议作者该如何安排情节等等 。比如 ,巴思在小说中写了他以前发表的几部小说是怎样构思 、怎样创作 、怎样出版的整个过程 ;反过来 ,小说中的人物“我的妻子”也曾对巴思的情节安排提出异议 。巴思将自己作为小说的主人公是 为了表现一种“自传性真实”( auto biograp hicalrealit y) 。确 实 ,《曾 经 沧 海》完 全 是 一 部 自 传性小说 ,记述了从出生到创作该小说时为止巴思的“自我心灵的表现”。但小说的意义似乎还不止于此 。这是一部“百科全书”式的小说 :你要了解美国从 30 年代到 90 年代的社会历史情况 ,小说会告诉你 ;同时 ,通过它我们可以 知道不少航海知识 、神话故事 、英雄传说 、英国 殖民地史 、美国校园文化 、童谣 、数学 、诗体学 , 等等 ;另外 ,我们还可以读到欧洲多个国家的 语言 : 德语 、法语 、意大利语 、意第绪语 、西班 牙语 ,等等 。小说的文体也是多样化的 ,可以说是由多种文体糅合而成的 : 有小说写法 ,有 散文写法 ,甚至还有学术性论文写法 。小说的 整个框 架 结 构 也 十 分 独 特 , 采 用 了 歌 剧 的 形 式 : 有序幕 、幕间 、两幕之间 、尾声等等 , 每一幕中再分多个唱段 。
 
元小说在理论上可以说高弹“反传统现实 主义”之调 ,但在创作实践上并没有放弃文学 要表现现实的现实主义传统 ,这一点在《曾经沧海》中 是 得 到 了 很 好 的 体 现 的 。所 不 同 的是 ,用巴思的话来说 ,“按传统的方式进行了造反”。诚如戴维 •洛奇所指出的 : 元小说表面 上是反现实主义的 ,但实际上它突出表现了现 实与文学的关系 ,表现了作者的自我意识 ,引导读者的阅读视角 ,是对现实主义文学观念的 进一步发展 。
 
最后 ,作为译者 ———但愿不是西人所谓的 “误解作者 ,误告读者”(co mmo nly mistakes t he aut ho r and misinfo r ms t he reader) ,我不想在这 篇译序里对小说再聒噪什么 。小说的意义和 价值是作者创作 、读者阅读中获得的 ,与译者 关系不大 。同时 ,我觉得译者的序往往会误导读者 、束缚读者 。所以 ,我劝读者诸君跳过“译序”,直接读作品本身吧 !
 
 
作者单位 : 上海外国语大学社科院  上海  200083
 
原载 外国文学, Foreign Literature, 2001年 04期